教育发展基金会 人才招聘 ENGLISH 旧版回顾 融合门户

基层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发布日期:2013-08-20 发布机构:校报 责任编辑: 阅读次数:

伴随着一批又一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勤工助学中历练成熟的学子,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从2001年创建至今已走过了12个年头。为了实现“决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不仅让更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得到资助,更为了帮助他们摆脱思想上的贫困,让他们在劳动中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本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实践中不断寻找着更合适的路,用思想和行动哺育着每一个需要关怀的学生。

不落下任何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每年的迎新生办公现场,最显眼的便是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而开设的绿色通道,这里有《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封信》、《生源地贷款办理流程》、《勤工助学工作介绍》等宣传板,也有热情的工作人员为新生讲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高天琦介绍说,有些经济困难的家庭不知道国家有贷款和奖助学金政策,家长甚至借高利贷为学生凑齐学费,学校开办绿色通道就是想通过缓交学费、帮助贷款等方式方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用实际行动把国家的政策宣传给每个需要资助的学生、每一个贫困的家庭,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除了绿色通道,学校还会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普查、观察学生的日常消费,通过与学生谈话、向周围同学了解情况、家访、民主评议等方式寻找并确认需要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宣传和动员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助学贷款。

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自卑,不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情况,在班级民主评议的时候这样的学生往往会因此落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辅导员通过档案审查、家访等方式了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由班级辅导员、团支书、班长、生活委员组成的评选小组进行讨论,对确实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认定,同时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消除他们的疑虑与自卑情绪。与推选机制并行的还有动态的量化指标认定原则,高天琦介绍说:“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各个高校都是一个难题,各学校采取的标准也不同。我们学校的量化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比如上学期间家庭突发变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会被纳入受资助行列;以前使用手机的同学不能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客观条件的变化此项认定标准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科学合理的政策和制度加上人性化的管理,资助管理中心的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绿色通道入学办理现场

消除思想的贫困

真正的贫困是思想上的贫困,资助管理中心特别注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上的引导与教育,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表达自己,突破自己、信任自己。

资助管理中心每年都会组织晚会,与其他晚会不同的是,所有节目都是资助管理中心的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无论节目的水平高低,只要学生有愿望登台,就能一展才艺。有的同学唱歌时跑调了,有的同学朗诵时忘词了,有的同学表演时笑场了……但就是这样一个舞台,对于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是一生难以忘却的记忆,这些经历让缺少展示机会的同学表现了自己,让曾经自卑的同学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让一颗颗紧闭的心灵敞开了心扉。

心理拓展训练是今年资助管理中心新开展的活动,训练内容是让学生主动认识身边的五个人,然后把新朋友的第一印象、特长爱好、姓名班级介绍给大家。“也许很多人认为这并不是难事,但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却是很大的突破。”高天琦说。刚开始,一些孩子在结交新朋友时会面红耳赤、目光闪躲,在向大家介绍新朋友时会语无伦次、磕磕巴巴,甚至脑袋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老师们就会鼓励他们,让他们缓解情绪、重新整理思路之后再来,第二次不行就第三次,每一个同学都克服了心理的恐惧,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有些同学甚至超常发挥,表达了更多的心里话。

除此之外,资助管理中心每年都会组织演讲、辩论赛、征文、体育节、文化节等活动,活动也围绕着感恩、诚信、自立等贴近同学生活的主题开展。同学们乐意参加也敢于参加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的同学从活动中突破了自我,找到了信心。

勤工助学文化节

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物质的资助是暂时的、有限的,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本领是摆脱贫困的根本方法。让同学们通过劳动去获取资助,通过劳动去体会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通过勤劳去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优秀的品质。这是资助管理中心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的初衷。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金靖博介绍说,目前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包括图书管理员、教室清扫员、寝室清扫员、送水员、办公室助管等,每天校内固定在岗人数590人,每年提供110万元左右助岗金,每年有30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除此之外中心还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联系校外兼职,通过把关审核企业的资质、发布企业的岗位信息、帮助同学维护合法权益,每年使10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

面对上涨的物价,平均每月260元左右的助岗金并不算多,无论刮风下雨,5:50起床6:10到岗是铁打的规矩,而得到勤工助学岗位的同学们都十分珍惜自己的工作,有的同学坚持了1年,有的同学坚持了4年,因为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工资,更是这样一个岗位带给他们的光荣感、归属感、责任感,这样一个岗位让他们在勤劳中锻炼了严谨、认真、负责的品质,这样一个岗位让他们找到了自信。

徐长贵是一名有残疾的学生,从大一就在图书馆做管理员,一直坚持了4年,他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图书馆老师的一致认可,他说在这里工作大家都信任我,看着整齐摆放的图书自己也很有成就感,毕业后的徐长贵经常会回到图书馆走一走,看看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他说这里能找到家的感觉。

刘宁刚刚进入大学时是一个自卑、内向、不善言语的孩子,在办理入学手续的时候甚至需要老师的启发才肯说出自己的情况,在了解到刘宁失去双亲,家庭困难的情况之后,资助管理中心为他安排了教室清扫员的勤工助学岗位。4年来,刘宁一直珍视着这份工作,从清扫员提拔为楼层管理员,又从楼层管理员提拔到教学楼管理员,他说,每天看着老师同学们在他打扫干净的教室里上课,就感到无比的自豪,在锻炼中刘宁慢慢从自卑中走出来,变得乐观积极。毕业前夕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问他找工作是否顺利,闪烁在刘宁眼中的是一份自信和坚强:“老师,我肯定能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因为我对自己特别有信心。”

同学们在勤工助学岗位上劳动

播撒爱的种子

无论是资助还是鼓励,无论是培养还是帮助都汇集着学校、社会、国家对同学的爱,资助管理中心用爱鼓舞着同学们不停下收获和成长的脚步,这种爱化为感恩的心绵延到更远,泽润着需要它的人们。

李洪颖现就读于应用技术学院。性格倔强要强的她希望通过考上大学改变贫困的命运,成功考入大学后李洪颖励志不花家里一分钱。但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她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刚步入大学这个陌生的环境,一说话就会哭出来,强烈的自卑感让她不肯参加班级活动,也不肯与人倾诉内心的情感。

李洪颖说:“以前特别不自信,感觉没有什么资本去竞争,但中心的老师对我说,人要自信一些,在大学里不怕犯错误,这里有很多平台可以发挥自己。”李洪颖开始在资助管理中心的帮助下勤工助学,高天琦说:“多苦多累的工作她都肯做,助管、家教、发传单、端盘子她都做过。她假期很少回家就为了打工挣下学期的学费。”去年假期资助管理中心给没回家的同学们找到一份包冰棍纸的工作,包一个冰棍纸只挣1毛钱,要从早忙到晚,还要忍受低温,李洪颖始终坚持着。“高老师了解到这项工作很苦,特别心疼我,我从她说话的声音就听出来了。之后高老师给我联系了不那么累的兼职。”通过参加工作和活动,通过老师的引导和鼓励,李洪颖越来越开朗、自信。现在李洪颖作为中心里的学生干部,在几百人的学生会议上都言谈自如,面对交给的任务,她总是说,没有困难,能完成,有信心。

“刚做清扫员的时候,起床特别早,寝室同学的不理解让我心理非常难过。”有心结的时候李洪颖会找老师们倾诉,老师们总是给她鼓励和引导。随着李洪颖的坚持不懈,寝室同学也开始理解和支持她的工作,甚至帮她一起完成资助管理中心组织的活动。李洪颖说,自己在中心感触最深的就是来自老师和学长的鼓励和教诲,是那些鼓励让她告别了曾经的自卑,是那些教诲让她更加成熟,是那些帮助让她增长了本领、增加了自信,是那些温暖的话让她打开了一个又一个心结。现在的李洪颖最希望用语言和行动帮助那些不自信的同学,希望把正能量传递给他们,让他们尽快的融入这个集体。

为了让爱传播得更远,资助管理中心还将受到过资助的学生组成“爱心传递”义务服务队,走出校门义务为博物馆讲解、为社区清扫、为贫困家庭家教、为孤寡老人送温暖。这些活动也让同学们体会到:我们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资助,我们也有义务将这份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们。

“爱心传递”义务服务队在社区劳动

搭建成长的舞台

贫困不是错误,放弃成长才是最大的错误。为了给同学开拓更多成长的空间,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资助管理中心不断改革创新,在制度、管理、举措的细节上下功夫,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主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学工处副处长肖冬梅说,经过12年的历练,资助管理中心也随着它所培养出的学生们一起成长着,制度的制定更加详细,细节的管理更加规范,举措的实行更加人性化,都标志着中心正逐步走向成熟。

目前,资助管理中心的 “奖、贷、勤、补、免”五位一体资助工作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在做好常规的资助工作外,为更好地服务同学,中心实行了很多人性化的举措。阳光超市和平安电话就是典型的创新举措。

最初,资助管理中心会为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准备固定的生活用品,后来考虑到由于每名同学的情况不同,一些用品学生可能自备,一些需要的用品可能没有发到,于是中心建立了阳光超市,每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绿色通道办理手续时都会免费得到一张“阳光超市爱心卡”,凭卡可以到阳光超市选取自己需要的日用品。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很多前来报到的学生没有父母陪同,一些同学甚至没有手机往家里报个平安,2012年迎新,资助管理中心设立了免费报平安电话服务,让初到陌生环境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第一时间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

从2001年到如今,勤工助学岗位从100多个增加到了600多个,岗位类别也不仅仅局限在清扫、搬运、整理等范畴,更多的同学深入到学校的办公室、实验室、场馆等,成为了管理学生的干部,成为了老师的好帮手。高天琦介绍说:“资助管理中心设置的勤工助学岗位一直在从体力型向综合型岗位发展。中心提供的不单是物质上的资助,还要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写作、处理事务等综合能力,中心创造平台锻炼他们是希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再是就业中的弱势群体,而是具有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正如肖冬梅所说,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一直在挖掘更多的方式方法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平台,不但从物质上提供帮助,还在精神和心理上进行扶持,让同学们通过辛勤劳动和参加活动获得资助、得到锻炼、树立自信、培养好的品质、成为生活的强者,为将来投身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基础,也为自己打造一个精彩的人生。

绿色通道开通的免费亲情电话

新生在阳光超市挑选学习及生活日用品

(撰稿、编辑/霍晨光)

黑ICP备05001969号 版权所有 威尼斯(886699-WNS认证)官方网站-Venice Dream City,未经许可,谢绝一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