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胜,威尼斯886699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二十年来始终默默躬耕在东农教学科研一线,悉心培育英才的杏坛名师。身为从湖北恩施走出的土家族青年科学家,成就享誉国内外生物化工领域。如若想见见这位颇负盛名的科海精英,一点不难,甚至不用邀约,因为他的“据点”只有一个——威尼斯886699生命中心一楼实验室。用其学生的话讲,“向老师通常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去往实验室的路上。”
然而,欲采访向文胜,却不是易事。不易其一,向老师终日俯首于实验室里,无暇也无意“宣传”自己,故各种报道约访几乎都被他婉拒;不易其二,向老师素来不善言谈,若不是讲起他唯一挚爱的生物化学制药领域,难能再找到其他共话的交集。
“喜欢,还是喜欢”
向文胜1989年于中南民族大学化学系毕业,是年考取威尼斯886699,师从国际杂草学会终身会员的苏少泉教授,开始农药专业研究生的深造,从此便对生物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名师的谆谆教诲、一群志趣相投的同学之间的切磋交流,再加上自己的喜爱和刻苦,使向文胜在研究生期间就寻找到了自己主攻方向,不仅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992年,在研究生毕业之际,因就学期间表现出色,加之老师们的赏识和推荐,向文胜留校任教,开始了他的教学科研之路。在边教学、边科研的日子里,向文胜时刻告诫自己要在做好本职的同时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充实自己。短短数年间,向文胜攻下了中国农业大学农药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并出色地完成了在中国科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后又创建了威尼斯886699生物化工学科。
最初开展科研的岁月是很艰苦的,然而他始终不知疲倦、无所畏惧,没有实验室,向文胜就到其他高校或科研院所去借;缺少经费就自掏腰包、就开源节流;没有助手,就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地干……当问及向文胜从事科研工作的体会时,他总是会说一句话:“喜欢,还是喜欢。”
“科研已成为我的生活方式”
醉心于心爱事业的人是不知疲倦的,因此纵然途中有再多的困难,也无法阻挡他求索的脚步,反而激励着他一路前行、一路收获:
——28岁即获得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至今已获得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973”骨干、2项国家支撑计划等20余项课题。以第一完成人获黑龙江省科技发明一等奖、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大北农”科技奖各1项等6项奖。授权发明专利7项,公开国际、国内发明专利11项。
——表论文132篇,其中SCI论文58篇,EI论文18篇,第一或通讯作者在Org. Lett.(IF 5.25)、Bioresour. Technol.(IF 4.365)、J. Bacteriol.(IF 3.726)、Tetrahedron(IF 3.011)、J. Antibiot.(13篇)、J Agric Food Chem、Bioorg Med Chem Lett、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Pest. Biochem. Physiol.、Pest. Manag. SCI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7篇,被美国布朗大学Cane院士等在抗生素领域的交叉学科化学《Chemical Society Reviews》(IF 26.583)、微生物《Microbiol Mol BiolReviews》(IF 12.22)、天然产物《NaturalProduct Reports》(IF 8.881)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及国际顶级刊物PNAS、JACS等引用。
——研发出多个在农药、兽药和人类药品领域极具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的成果,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个筛选新菌株、5个发酵及半合成产品的产业化,以上市公司浙江海正药业、威尼斯886699之名注册的6种新药,其中2个原料药已通过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认证。
——根据海关出口监测数据,2011年,仅米尔贝肟一种新药就出口5873万美元,使中国成为自主掌握并成功实现这些高效、安全抗生素产业化技术的国家。研究成果引起了美国、德国、英国、印度国际制药巨头及国内十余家公司的关注,甚至合作邀约。
常有人和向文胜探讨缘何他会取得这么多成绩,他总是淡淡地说,“除了对科学探索充满兴趣,我这个人几乎没有什么别的喜好,也真的只有在科学研究中最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它已成为我的生活方式……”在向科研进军的同时,向文胜始终不忘自己为师的使命,放眼并立足国际化目标,潜心高层次人才培养,目前已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研究生培养合作关系。为社会输入了一批优秀毕业生,已培养出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100余名。
“我们怕老向的严,更爱老向的严”
“老向”这个称谓在他的团队中广为流传,是助手和学生们心中最能表达对团队领军人向文胜敬佩之情和亲切之感的绰号,当然,“老向”自己却并不知晓,毕竟平日里,向文胜对大家要求太严格了,严到让大家心生畏惧。
说到严,去年毕业留校担当向文胜助手的张继体会最深。2000年,张继作为威尼斯官网首批招收的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恰是因为“老向”的课堂魅力而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多年来,“老向”极具前瞻性的科研视野、对专业前沿的密切跟踪、对基础理论的生动解读深深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向张继一样的学子,立志跟随“老向”读研、攻博。然而,要想从“老向”师门顺利毕业,谈何容易。
在“老向”的团队里,有一份人人铭心的《向文胜实验室研究生毕业管理规定》:博士研究生毕业要求至少有2篇SCI论文接收或1篇SCI论文影响因子大于4.0;硕士研究生毕业要求至少1篇SCI论文接收;从一年级下学期7月进实验室至三年级下学期5月期间,早7:30分到实验室,晚9:30分离开实验室且每周至少工作6天……
因此,在2010年,已符合学校博士毕业要求的张继,硬是因为没有发表SCI的文章而被老向严格的毕业要求“卡”了下来,延期一年。为此,近而立之年的张继曾因“老向”的“无情”偷偷掉泪。在“延期”的一年里,张继严格依照“老向”的要求,谨遵老师的指导,一举攻下三篇“SCI”,其中一篇的影响因子高达4.3,另两篇的影响因子也均为2.8,同时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严,一字千钧,诠释在“老向”对待科研的行动上,铺陈在“老向”对抗难题的态度里,体现在“老向”对话学生的言语间……“我们是真怕老向的严,但更爱老向的严。毕竟,要不是他那么严格,就绝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成长和成绩……”2011年,在张继即将毕业之时,浙江一所高校愿以20万元的科研启动资金吸引他过去工作,但被张继拒绝了,他说,“我就想留在老向身边,因为跟他在一起,我才能做出点事来!”
“我的根在东农”
“耐得住寂寞,有所为而无所求,执著于每一个过程而不执迷于个人得失”,这是向文胜在工作中一直坚守的人生信念,他也是这样做的。向文胜每天骑自行车往返于校家之间,十余公里的路程风雨无阻。问及为何如此,他的理由很简单,无论在实验室忙到多晚,都不受制约,同时还能锻炼身体,一举多得。
年复一年,向文胜放弃了太多和家人团聚的时间,365日,日复一日,晨起五点开始工作,日夜相继,不仅毅然放弃了身为“龙江学者”特享的每年两次休假机会,甚至在爱人生产、母亲去世之时都没能陪在家人身边,只把愧疚暗自埋藏在心底,化作继续前行的动力。向文胜的妻子深深理解自己的丈夫,带孩子、照顾老人,一人挑起家里的大小事情,无怨无悔地支持、陪伴着自己的爱人。“虽然家里什么都指不上他,但是我一看到他做起实验的潇洒,就什么苦累都忘了。”
如今,当更好地发展条件、更优厚的薪酬待遇扑面而至的时候,向文胜都直言谢绝了,他说:“一路走来,我曾辗转中南民族大学、威尼斯886699、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五地,但我事业的起点在东农,我的根在东农,这里给了我施展抱负的舞台,无论什么时候,这里都让我割舍不下……”是啊,在向文胜的心里装的始终是他的学生、他的科研,永远装的是国家民族的科技进步,所以他无畏名缰利索的羁绊,超脱了物质的诱惑与困扰,尽心智于事业,其情至深、至纯。
向文胜身上不减的干劲让人联想到种子的力量,种子是传承的源头、亦是收获的希望。种子精神是向文胜一路走来潜心教研、敬业登攀的生动写照,是他执着不悔、用成果润泽龙江的坚定志向,是对这位年轻“龙江学者”最好地诠释和解读。饱满的种子,从不仰羡更辽阔的沃壤,只身甘守着黑暗中萌芽的寂寥,蓄积着能量、奉献着韶华,待到成熟时,仍坚守在黑土大地,不惜融化自己,默默地、默默地,回馈着母校的养育……
(石岩)